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催泪性和刺激性。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受热易分解,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集中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撒湿水或冰水冷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1.合成路线
-
96-48-0
-
-
64-17-5
81%
-
3153-36-4
Haberfield; Cincotta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0 , vol. 55, # 4 p. 1334 - 1338
2.合成路线
-
1191-95-3
-
-
1801-77-0
43%
-
3153-36-4
Hirao, Toshikazu; Fujii, Takashi; Miyata, Shun-ichi; Ohshiro, Yoshiki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1 , vol. 56, # 6 p. 2264 - 2266
3.合成路线
-
56-23-5
-
-
7791-25-5
-
-
105-54-4
-
-
94-36-0
-
3153-36-4
-
-
7425-45-8
-
-
7425-48-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vol. 62, p. 2891,2894
- 中国海关编码
- 2915900090
- 检验检疫类别
- R.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br/>S.出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br/>M.进口商品检验<br/>N.出口商品检验
- 概述
- 2915900090. 其他饱和无环一元羧酸及其酸酐(酰卤、过氧)化物、过氧酸及其卤化、硝化、磺化、亚硝化衍生物.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AB(入境货物通关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最惠国关税:5.5%. 普通关税:30.0%
- 申报要素
-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 监管条件
- A.入境货物通关单<br/>B.出境货物通关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