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法
1.主要采用酯化法。以丙酸和乙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经中和、洗涤、干燥、蒸馏而得。
2.由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经洗涤、分馏制得。 精制方法:含有水、丙酸、乙醇等杂质。精制时用碳酸钠溶液中和,再分别用水、氯化钙溶液洗涤,无水碳酸钾干燥后精馏。
3.在搪玻反应器中,加入工业乙醇38kg、正丙酸50kg,搅拌15min后,加入无水氯化钙38kg,搅拌下加热回流10h。蒸馏出粗品80~85L。粗品80L,搅拌下以5%~10%的碳酸钠溶液洗3~4次,酸性合格后,再水洗一次,加工业碳酸2~3Kg干燥。在不锈钢器中将干燥后的粗品50kg,蒸馏,收集96~100℃馏分,得40L成品。 过程反应式为:
用途
1.用作各种天然及合成树脂的溶剂以及漆用溶剂。也用于人造香料和有机合成。主要用于配制果实型和花香型香精及作为顶香剂。
2.用来调配香蕉、凤梨、奶油、生梨、泡泡糖、菠萝蜜、朗姆酒、苹果、葡萄、桃子、热带水果等食用香精,也可用于烟用和酒用香精中。在胶姆糖中使用量为1100mg/kg;烘烤食品中110mg/kg;糖果中78mg/kg;冷饮中29mg/kg;布丁类中10~15mg/kg;软饮料中7.7mg/kg。
3.用作纤维素酯和醚类,各种天然或合成树脂的容积;作为香料可用于调和苹果香、香蕉香、李子香、以及作为黄油、西洋酒和其他多种食用香精。也可用作高级日用化妆品香精。还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生产抗疟药乙胺咪啶等。
4.可用于烘烤食品、糖果、冰冻乳制品。
5.用作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引起眼、鼻、咽喉刺痛,可有恶心、呕吐。此外可发生头昏、倦睡、共济失调以及昏迷。眼及皮肤直接接触有刺激性。口服有中等毒性,引起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头昏、倦睡、共济失调、昏迷。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皮肤皲裂、角化。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500mg/kg(兔经口)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1.合成路线
Salauen, Jacques; Bennani, Fatima; Compain, Jean-Claude; Fadel, Antoine; Ollivier, J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80 , vol. 45, # 21 p. 4129 - 4135
2.合成路线
-
64-17-5
-
-
802294-64-0
97%
-
105-37-3
Liang, Yong-Min; Xu, Qi-Hai; Wu, Xiao-Li; Ma, Yong-Xiang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4 , # 3 p. 226 - 227
3.合成路线
-
866-23-9
-
-
802294-64-0
96%
-
105-37-3
Downie, Ian M.; Wynne, Neil; Harrison, Stephen
Tetrahedron, 1982 , vol. 38, # 10 p. 1457 - 1458
- 中国海关编码
- 2915509000
- 检验检疫类别
- R.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br/>S.出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br/>M.进口商品检验<br/>N.出口商品检验
- 概述
- 2915509000 丙酸盐和酯.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AB(入境货物通关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最惠国关税:5.5% 普通关税:30.0%
- 申报要素
-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 监管条件
- A.入境货物通关单<br/>B.出境货物通关单
上游产品
-
-
74198-05-3
-
-
74592-24-8
-
-
18852-51-2
-
-
19264-34-7
下游产品
-
- 4069-67-4
7-羟基-3-甲基-2H-色烯-2-酮
-
- 81239-01-2
-
- 628-33-1
-
- 50712-64-6
2-(4-硝基苯基)丙酸乙酯
-
上游百科
水
醋酸
-
下游百科
乙醛
醋酸
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