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C7H6Cl2
1.氯苄低温氯化法氯化反应在硫磺和铁粉存在下进行。硫磺与铁粉比为9:1,反应温度15-17℃,反应液相对密度增至1.22时,氯化结束。所得粗品经减压蒸馏而得成品,收率(按氯苄计)80.8%,含量94.4%。
2.对氯甲苯高温氯化法先将对氯甲苯投入反应器中,在100℃开始缓慢通氯氯化,以后温度升至115℃左右将所得对氯氯苄粗品经水洗,减压蒸馏,收集110-120℃(97.325kPa)馏分即为成品。
3.由氯苯与氯化氢、多聚甲醛等反应而得将氯苯、多聚甲醛、磷酸、氯化锌混合,通入氯化氢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约2h。然后用苯提取,碳酸钠中和,干燥,提纯而得成品。此外,对氯甲苯在偶氮二异丁腈的催化下经光照氯化而得。
4.制法: 于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顶部连一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接氯化氢和氯气吸收装置)、通气导管的反应瓶中,加入对氯甲苯
(2)100g(0.79mol),偶氮二异丁腈0.25g,加热回流。搅拌下通入氯气,开始时可通入的稍慢,随后可加快通氯速度,接近终点时可再慢一些。感应结束后冷却,减压蒸出未反应的氯和生成的氯化氢。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以中和反应体系中的酸,直至无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过滤,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得对氯苄基氯
(1),收率90%。
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对氯苯甲醇、对氯苯甲醛、对氯苯乙腈、对氯苯甲酸等。医药工业用于制乙胺嘧啶等,此外,在染料工业中亦有应用。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可得到2-(对氯苯甲基)吡啶。该品还用于杀螨剂氯杀的生产,也是杀灭菊酯的原料。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 4-氯苄基氯,4-氯苯甲基氯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4-Chlorobenzyl chloride |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 |
Synonyms: | |
CAS No.: | 104-83-6 |
分子式: | C7H6Cl2 |
分子量: | 161.03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化学品 混合物 | ||||||||
化学品名称:4-氯苄基氯,4-氯苯甲基氯 |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 第6.1类 毒害品 |
侵入途径: | 吸入 食入 |
健康危害: | 无资料。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本品可燃,有毒。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 二氧化碳、砂土、干粉。禁止用水。 |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 |
闪点(℃): | 97 |
自燃温度(℃): | 无资料 |
爆炸下限[%(V/V)]: | 无资料 |
爆炸上限[%(V/V)]: | 无资料 |
最小点火能(mJ): | |
爆燃点: | |
爆速: | |
最大燃爆压力(MPa): | |
建规火险分级: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最高容许浓度: |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 |
监测方法: |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相应的防护服。 |
手防护: |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外观与性状: | 白色固体。 |
pH: | |
熔点(℃): | 28~30 |
沸点(℃): | 无资料 |
相对密度(水=1): | 无资料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无资料 |
饱和蒸气压(kPa): | 无资料 |
燃烧热(kJ/mol): | |
临界温度(℃): | |
临界压力(MPa): | |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
闪点(℃): | 97 |
引燃温度(℃): | 无资料 |
爆炸上限%(V/V): | 无资料 |
爆炸下限%(V/V): | 无资料 |
分子式: | C7H6Cl2 |
分子量: | 161.03 |
蒸发速率: | |
粘性: | |
溶解性: | 溶于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
主要用途: | 用于有机合成。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
禁配物: | 强氧化剂、碱类、胺类、水、醇类。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接触潮湿空气。 |
聚合危害: | 不能出现 |
分解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
急性中毒: | |
慢性中毒: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
刺激性: | |
致敏性: | |
致突变性: | |
致畸性: |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
生物降解性: | |
非生物降解性: |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危险货物编号: | 61662 |
UN编号: | 2235 |
包装标志: | |
包装类别: | Ⅲ |
包装方法: | 小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
运输注意事项: |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
RETCS号: | |
IMDG规则页码: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参考文献: |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
填表时间: | 年月日 |
填表部门: | |
数据审核单位: | |
修改说明: | |
其他信息: | 2 |
MSDS修改日期: | 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