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4-氨基联苯有刺激作用。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LD50690mg/kg(兔经口)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ug/ 皿。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ug/皿。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人类致癌物质。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欧洲经济共同体(1982)
氨基联苯的量≥1kg,则列为危险品,负责人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限制事故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避免扬尘,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干粉、泡沫。
1.合成路线
-
1124-19-2
-
-
540-37-4
99%
-
92-67-1
Fresneda, Jorge; De Jesus, Ernesto; Gomez-Sal, Pilar; Mardomingo, Carmen Lopez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05 , # 8 p. 1468 - 1476
2.合成路线
-
540-37-4
-
-
98-80-6
99%
-
92-67-1
Mkhalid; Al-Shaikh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 vol. 26, # 7 p. 2077 - 2082
3.合成路线
-
106-40-1
-
-
98-80-6
98%
-
92-67-1
Pandarus, Valerica; Desplantier-Giscard, Delphine; Gingras, Genevieve; Ciriminna, Rosaria; Demma Cara, Piera; Beland, Francois; Pagliaro, Mario
Tetrahedron Letters, 2013 , vol. 54, # 35 p. 4712 - 4716
- 中国海关编码
- 2921499020
- 概述
- 2921499020 4-氨基联苯。监管条件:X(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低关税:6.5%。普通关税:30.0%
- 申报要素
-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 监管条件
- X.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