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暴露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1.合成路线
-
7664-93-9
-
-
1333-74-0
-
7782-99-2
Gmelin Handbook: S: MVol.B2, 1.3, page 430 - 456
2.合成路线
-
149-44-0
-
36069-03-1
-
-
7446-09-5
-
-
14808-79-8
-
-
7782-99-2
-
-
7704-34-9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 p. 1405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 p. 1449
3.合成路线
-
7791-25-5
-
-
80284-09-9
-
-
71-43-2
-
7647-01-0
-
-
626-37-9
-
-
7782-99-2
Chemische Berichte, , vol. 35, p. 777
Chemische Berichte, , vol. 39, p. 1705
上游产品
-
-
10275-07-7
(3,6-二氧代-1,4-环己二烯-1-基)乙酸
-
-
13940-22-2
-
-
13686-28-7
-
-
18232-06-9
下游产品
-
- 13686-28-7
-
- 18231-99-7
-
- 15156-67-9
-
- 14808-79-8
硫酸酯
-
上游百科
水
硫氰酸
-
下游百科
水
异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