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C2Cl4
1.乙烯法本法可联产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分下列二法。a)直接氯化乙烯和氯在含FeCl3催化剂的1,2-二氯乙烷溶液中,于280-450℃进行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再进一步氯化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经蒸馏后,分别用NH3中和、洗涤、干燥,即得成品。b)氧氯化法以乙烯和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与氯、氧在以CuCl2和KCl为催化剂以及425℃、138-207kPa条件下进行氧氯化反应,产物经冷却、水洗、干燥后蒸馏,得高纯度产品。
2.烃类氧化法 将含甲烷、乙烷、丙烷、丙烯等的烃类混合物于50-500℃氯化热解,得氯代烃类的混合物,精馏后分离成各种产品。
3.乙炔法乙炔和氯加热氯化生成1,1,2,2-四氯乙烷,用碱脱去氯化氢得三氯乙烯,再经氯化生成五氯乙烷,然后再用碱脱去氯化氢得四氯乙烯。因乙炔价昂,已逐步为乙烯法等代替。
4.制法 乙炔氯化后生成四氯乙烷,经碱解脱去HCl后成为三氯乙烯,再氯化则成为五氯乙烷,然后用氢氧化钙脱去HCl后即成为四氯乙烯。 为制备色谱纯四氯乙烯,可以氮气为载气,在装有SE30/白色硅藻土担体固定相柱的制备气相色谱仪上注入其粗品,经分离收集其主峰组分,然后装入玻璃安瓿瓶密封即可。
5.由五氯乙烷与石灰乳作用后脱氢而得。
1.四氯乙烯用途广泛,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金属脱脂溶剂,也用作驱肠虫药。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类萃取剂、灭火剂和烟幕剂等,还可用于合成三氯乙烯和含氟有机化合物等。
2.广泛用作天然及合成纤维的干洗剂。也用作金属的脱脂洗涤剂、干燥剂、脱漆剂、驱虫剂及一般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等。
3.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干洗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4.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用于胶黏剂的溶剂、金属的脱脂溶剂、干燥剂、脱漆剂、驱虫剂、脂肪类萃取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5.用作溶剂。
国标编号: | 61580 |
CAS: | 127-18-4 |
中文名称: | 四氯乙烯 |
英文名称: | Tetrachloroethylene |
别 名: | 全氯乙烯 |
分子式: | C2Cl4;CCl2CCl2 |
分子量: | 165.82 |
熔 点: | -22.2℃ 沸点:121.2?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1.63; |
蒸汽压: | 2.11kPa/20℃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稳定性: | 稳定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 |
危险标记: |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
用 途: | 用作溶剂 |
监测方法 | 来源 | 类别 |
顶空气相色谱法 | GB/T17130-1997 | 水质 |
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 WS/T156-1999 | 作业场所空气 |
吡啶-碱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 空气 |
气相色谱法 |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 固体废弃物 |
色谱/质谱法 | 美国EPA524.2方法 | 水质 |
前苏联 |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10mg/m3 |
前苏联(1978) | 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 0.06mg/m3(日均值) |
中国(GHZB1-199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 0.005mg/L |
中国(待颁布) |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0.04mg/L |
中国(GB8978-1996)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一级:0.1mg/L 二级:0.2mg/L 三级:0.5mg/L |
日本(1993) | 环境标准 | 地面水:0.01mg/L 废水:0.1mg/L 土壤浸出液:0.01mg/L |
嗅觉阈浓度 | 50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