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对机体可能产生危害。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从而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1650mg/m3(丁炔)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1.合成路线
-
3100-04-7
93%
-
503-17-3
-
-
590-19-2
-
-
106-99-0
Snavely; Grinevich; Hassoon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96 , vol. 104, # 15 p. 5845 - 5851
2.合成路线
-
2417-87-0
73%
-
18265-39-9
-
-
503-17-3
-
-
624-64-6
-
-
21293-01-6
Cook; Leigh; Wals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1 , vol. 123, # 22 p. 5188 - 5193
3.合成路线
Aitken, R. Alan; Atherton, J. Ia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Organic and Bio-Organic Chemistry (1972-1999), 1994 , # 10 p. 1281 - 1284
上游产品
-
-
64896-27-1
(2R,3R)-2,3-丁烷二基二(4-甲基苯磺酸酯)
-
-
1274-07-3
1,3,5-三甲基苯,1,3,5-三甲基环己烷铬
-
-
78129-68-7
2,2-二甲基丙基次基膦
-
-
64168-52-1
下游产品
-
- 128787-41-7
-
- 112549-07-2
2,3,4,5-四甲基-1-苯基-1H-磷杂环戊二烯
-
- 1587-26-4
-
- 125261-73-6
丁-2-烯-2-基硼酸
-
上游百科
水
丙炔
乙炔钠
1-甲基环丙烯
1,2-丁二烯
正丁基锂
-
下游百科
甲烷-d3
丙炔
乙烯基乙炔
亚甲基环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