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C3H6O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环氧丙烷异构化环氧丙烷气化预热后经分布器进入悬浮床反应器,在(200
±5)℃、98~196kPa压力下,以磷酸铝为催化剂,环氧丙烷异构化而得成品。丙烯醛还原法以丙烯醛为原料,异丙醇为还原剂,反应温度400℃,以氧化镁和氧化锌为催化剂,反应得成品。由丙烯制丙烯醇以丙烯为原料,在贵金属催化剂上与乙酸和氧气反应,得乙酸丙烯酯,反应在固定床进行,得到的乙酸丙烯酯在170~250℃和至少50
0 kPa压力下水解,可得到丙烯醇和乙酸.
1.环氧丙烷异构化法 该工艺简单、收率高、无腐蚀、故应用最为广泛。该法分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我国采用气相法。兹叙述如下:环氧丙烷经气化、预热后经分布器进入悬浮床反应器,在280℃±5℃、11.96MPa压力下于磷酸锂催化剂存在下,异构化而得烯丙醇。
2.氯丙烯碱性水解法 它是由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和道化学公司分别于1947年研究发展、迄今仍沿用的主要工业生产方法。
3.丙烯醛还原法 50年代后期,采用以丙烯为原料,经氧化成丙烯醛;然后与异丙醇进行氢转移反应得到丙烯醇和丙酮。
4.醋酸丙烯酯法 醋酸丙烯酯技术的开发,为丙烯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其衍生物的开发提高了一个有效途径。简单的工艺流程:
(1)氯丙烯水解法氯丙烯在5%-10%的NaOH水溶液中,于150℃、1.3-1.4MPa和PH值为10-12的条件下水解得丙烯醇,收率约为85%-95%,并副产5%-10%的二烯丙基醚、丙醛和高沸物等。
(2)丙烯醛还原法是丙烯醛法合成甘油过程的中间步骤。在催化剂作用下,首先将丙烯氧化为丙烯醛,丙烯醛再与乙醇或异丙醇进行氢交换得丙烯醇。如在400℃、0.1MPa、MgO和ZnO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丙烯醛与异丙醇反应,经氢转移生成丙烯醇和丙酮。
(3)环氧丙烷异构法由环氧丙烷在磷酸锂催化剂作用下,液相或气相异构而得到烯丙醇。先将环氧丙烷汽化、预热,经分布器进入悬浮床反应器,催化剂悬浮在溶剂中,磷酸锂含量15%-25%(质量),在275-285℃、0.1-0.2MPa,液态空速1.7-2.5L液体环氧丙烷/(kg催化剂·h)的条件下悬浮反应。该法是目前生产丙烯醇的主要方法。气相法采用固定反应器,环氧丙烷在磷酸锂催化下,反应温度250-350℃。气相法较液相法好。其副产物为丙酮和丙醛。
(4)醋酸丙烯酯水解法丙烯经乙酰氧基化生成醋酸丙烯酯,再经水解或酯交换制得丙烯醇。以钯为催化剂,醋酸钾或醋酸-醋酸铜为助催化剂,二氧化硅为载体,用乙二胺等有机碱为促进剂的新型催化剂,有选择性地在丙烯基位置上发生氧乙酰化反应。反应温度160-180℃,反应压力0.5-1MPa,醋酸丙烯酯选择性94%左右。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可稳定进行,避免了大量副产物的产生。
用于丙烯化合物制备,树脂、塑料合成,分析上用于显微分析及测定汞等。聚合反应单体,广泛用作增塑剂、交联剂等,也用作透镜材料及涂料的制造单体。制造甘油、缩水甘油、医药、香料化妆品及农业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涂料和玻璃纤维工业。聚合反应单体,也是合成医药、农药及香料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丙三醇、甘油烯丙酯、表氯醇、乙酸烯丙酯、丁酸烯丙酯、己酸烯丙酯、丙烯酸烯丙酯、偏苯三甲酸烯丙酯、乙酰乙酸烯丙酯、烯丙基硫脲等。广泛用作增塑剂、交联剂、阻燃剂、抗氧剂、表面活性剂、纤维处理剂等,也用作透镜材料及涂料的制造单体。在显微镜分析中用作固定剂,丙烯化合物制备,树脂、塑料合成等。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 乙烯甲醇;丙烯醇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Allyl alcohol;2-Propen-1-c |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 |
Synonyms: | |
CAS No.: | 107-18-6 |
分子式: | C3H6O |
分子量: | 58.08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化学品 混合物 | |||||
化学品名称:乙烯甲醇;丙烯醇 |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
侵入途径: |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
健康危害: | 本品对鼻、特别是眼有强烈的刺激性,具有全身毒性,有微弱的麻醉作用。接触本品蒸气可致鼻刺激;可致急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并可使角膜发生迟发性坏死,液体沾染眼睛可致严重灼伤。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后可引起疼痛及接触性皮炎或灼伤。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 |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误服者立即嗽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自聚反应,酿成事故。 |
有害燃烧产物: |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 |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 |
闪点(℃): | 21 |
自燃温度(℃): | 引燃温度(℃):378 |
爆炸下限[%(V/V)]: | 2.5 |
爆炸上限[%(V/V)]: | 18 |
最小点火能(mJ): | |
爆燃点: | |
爆速: | |
最大燃爆压力(MPa): | |
建规火险分级: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 |
储存注意事项: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最高容许浓度: | 中国MAC:2mg/m3(皮)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ACGI2ppm, |
监测方法: | |
工程控制: |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防静电工作服。 |
手防护: | 戴防化学品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液体,有类似芥子样的刺激性气味。 |
pH: | |
熔点(℃): | -129 |
沸点(℃): | 96-97 |
相对密度(水=1): | 0.86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2.00 |
饱和蒸气压(kPa): | 2.26(20℃) |
燃烧热(kJ/mol): | 1849.2 |
临界温度(℃): | |
临界压力(MPa): | |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
闪点(℃): | 21 |
引燃温度(℃): | 引燃温度(℃):378 |
爆炸上限%(V/V): | 18 |
爆炸下限%(V/V): | 2.5 |
分子式: | C3H6O |
分子量: | 58.08 |
蒸发速率: | |
粘性: | |
溶解性: |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石油醚、氯仿。 |
主要用途: | 用于丙烯化合物制备、树脂、塑料合成,分析上用于测定汞及作显微分析等,也用于制备甘油以及军用毒气、试剂。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
禁配物: | 氧化剂、酸类、碱金属。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光照、接触空气。 |
聚合危害: | 能发生 |
分解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属中等毒类 LD50:99mg/kg(大鼠经口);96mg/kg(小鼠经口);75400mg/kg(兔经皮) LC50:390mg/m3(大鼠吸入)4小时 |
急性中毒: | |
慢性中毒: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
刺激性: | |
致敏性: | |
致突变性: | |
致畸性: |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
生物降解性: | |
非生物降解性: |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危险货物编号: | 32065 |
UN编号: | 1098 |
包装标志: | |
包装类别: | |
包装方法: | |
运输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 |
RETCS号: | |
IMDG规则页码: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参考文献: |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
填表时间: | 年月日 |
填表部门: | |
数据审核单位: | |
修改说明: | |
其他信息: | 3 |
MSDS修改日期: | 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