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蒸气对皮肤有刺激性。对人的刺激阈浓度为70mg/m3。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380mg/kg(兔经口);3560mg/kg(兔经皮);LC5018000mg/m3 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嗅觉阈浓度 0.011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中国海关编码
- 2915600000
- 概述
- HS:2915600000 丁酸、戊酸及其盐和酯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5.5% 普通关税:30.0%
- 申报要素
-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上游产品
-
-
124-41-4
甲醇钠
-
-
75-84-3
新戊醇
-
-
124-38-9
二氧化碳
-
-
75-05-8
乙腈
下游产品
-
- 62834-96-2
-
- 75970-22-8
乙基丙二酸单甲酯
-
- 2876-62-2
1-萘-1-基丁烷-1-酮
-
- 70916-53-9
2-单丁酰甘油
-
上游百科
醋酸
正丁醇
-
下游百科
正丁醇
正丁醇-D2
丁酰胺